■本报记者 任小雨 4月28日,国新办就今年一季度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王黎明透露,“中国制造2025”总体方案已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目前已经启动实施工业强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工业绿色发展、宽带中国2015、扶助小微企业等6个专项行动。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智能制造,能让企业实现产品批量生产,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资源更加优化、提升能源效率以及投资回报率等种种利好。国际机器人(59.450, 0.69, 1.17%)联盟预测,到2017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将达到40万台,成为全球第一。在政策的推动下,未来几年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升,龙头企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受此影响,昨日相关概念股表现可圈可点,板块内金自天正(20.49, 0.60, 3.02%)、海伦哲(11.000, 1.00, 10.00%)、三丰智能(20.260, 0.89, 4.59%)、埃斯顿(73.98, 2.77, 3.89%)、天银机电(31.290, 1.66, 5.60%)等5只成份股盘中强势涨停,而南通锻压(23.730, 0.83, 3.62%)(7.76%)、东方精工(19.50, 0.91, 4.90%)(7.58%)、汇川技术(44.960, 1.80, 4.17%)(7.39%)、GQY视讯(18.670, 0.11, 0.59%)(6.73%)、宏发股份(31.60, -0.04, -0.13%)(6.5%)和山河智能(16.31, 0.97, 6.32%)(5.5%)等个股涨幅也均在5%以上。 资金流向方面,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显示,昨日板块内共有31只概念股呈现大单资金净流入态势,其中,大单资金净流入超过1000万元的个股有13只,软控股份(19.13, 0.64, 3.46%)大单资金净流入居首达到6168.44万元,紧随其后的康力电梯(16.65, 0.26, 1.59%)也达到4940.88万元,而上海机电(32.37, 0.12, 0.37%)(4322.75万元)、中南建设(19.11, 0.70, 3.80%)(4245.40万元)、天银机电(3787.61万元)、GQY视讯(3375.54万元)、山河智能(3345.03万元)、东方精工(2505.61万元)、林州重机(13.38, 0.36, 2.76%)(2474.04万元)和宏发股份(2471.04万元)等个股大单资金净流入也均超过2000万元,上述10只概念股累计吸金37636.34万元。 事实上,3月27日,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曾表示,“中国制造2025”将于近期正式印发。此外,苏波还透露,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目标,官方将成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并制定“1+X”的实施方案和规划体系。据了解,规划提出了九大任务、十大重点领域和五项重大工程。其中,九大任务包括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等;十大重点领域包括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生物医药等领域;五项重点工程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等。 对于板块的投资策略方面,分析人士表示,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稳步推进,智能制造有望成为未来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可中长期关注机器人、高铁、核电、计算机等高端制造板块。建议关注:机器人、博实股份(34.28, 0.00, 0.00%)、天奇股份(28.39, 0.66, 2.38%)、上海机电、慈星股份(14.890, 0.05, 0.34%)、中国中铁(21.75, 0.01, 0.05%)、中国南车(31.72, -1.30, -3.94%)、中核科技(42.38, 0.43, 1.03%)等龙头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