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乔川川 继4月1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推介工作的通知》之后,近日政府推进PPP模式再迎新进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等三部委联合确定黑龙江奋斗水库、浙江舟山大陆引水三期等12个项目为国家层面联系的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第一批试点项目,并力争通过2年左右的时间,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动完善相关政策。 另外,发展改革委在其门户网站开辟PPP项目库专栏,集中向社会公开推介PPP项目,项目库显示本次发布的PPP项目共计1043个,总投资1.97万亿元,项目范围涵盖水利设施、市政设施、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并且所有项目都已明确项目所在地、所属行业、建设内容及规模、政府参与方式、拟采用的PPP模式、责任人及联系方式等信息,充分显示了国家在推动社会资本进入公开服务领域的积极性。 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在我国经济转型、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公共财政收入增速出现下降,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也逐渐下滑,这导致了财政预算内资金的不足,而PPP模式能够有效解决财经资金不足问题,对稳增长也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财政部、各个省和市已经推出约2万亿元的PPP项目,随着后续省份不断推出PPP项目,总的PPP项目规模有望达到3万亿元以上,将成为经济稳增长生力军,同时也给相关上市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上述利好消息影响下,昨日交通设施、水利设施这两大受益领域概念股表现极为突出,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显示,交通设施板块整体上涨5.27%,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三,资金净流入35.05亿元,为昨日仅有的处于资金净流入状态的两大板块之一;个股走势上,锦州港(8.67, 0.79, 10.03%)、吉林高速(7.30, 0.51, 7.51%)、山东高速(8.92, 0.02, 0.22%)、厦门空港(35.38, 3.07, 9.50%)、日照港(7.13, -0.02, -0.28%)、宁波海运(13.01, 0.36, 2.85%)、申通地铁(22.60, 0.93, 4.29%)、四川成渝(8.46, 0.10, 1.20%)、怡亚通(68.50, 4.25, 6.61%)、宁波港(12.15, 0.81, 7.14%)、大众交通(22.48, 0.68, 3.12%)、海峡股份(25.50, 2.04, 8.70%)、赣粤高速(7.99, 0.27, 3.50%)、大连港(8.83, 0.00, 0.00%)和深圳机场(11.74, 0.70, 6.34%)等15只个股涨停。 水利设施方面,相关个股涨势也十分喜人,昨日三峡水利(23.42, -0.63, -2.62%)、新疆天业(14.19, 0.21, 1.50%)、安徽水利(19.30, -0.31, -1.58%)等3只水利股涨停,另外,中国电建(17.13, -0.20, -1.15%)、葛洲坝(14.08, 0.10, 0.72%)涨幅均超5%。 除交通设施、水利设施两大领域外,节能环保也是市场普遍看好的PPP受益领域,据《证券日报》记者观察,包括巴安水务(37.670, 1.02, 2.78%)、万邦达(40.380, 3.67, 10.00%)、兴源环境(46.840, -0.35, -0.74%)等在内的多家环保上市公司近期有签订的PPP项目协议,其项目重点聚集于城镇污水处理及管网建设领域,近期碧水源(62.900, 0.85, 1.37%)、兴源环境等相关概念股表现也较为突出,月内涨幅分别为28.34%、63.91%。 对此,光大证券(33.96, -0.85, -2.44%)也表示,今年4月份《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的推出,从政策上推动了水务市场全面向社会资本开放,鼓励在水污染防治领域大力推广PPP模式。以往政府的水务资产通常集中度低、资产投资回报率低、运行效率低甚至部分水务资产无法投入运营;而通过PPP模式,水务资产能形成区域性集团化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其稳定的现金流也能给社会资本带来回报。个股上,建议关注三聚环保(40.440, 1.18, 3.01%)、亿利能源(13.48, -0.11, -0.81%)、巴安水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