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三类区域拟重点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此外,为避免重复开挖,管廊建设要与当年城市道路建设同步.南京市法制办昨天公布《南京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向市民征集立法意见,"马路拉链"现象有望减少甚至消失. 未来哪些区域将重点规划建设管廊?根据征求意见稿,交通流量较大、地下管线密集的城市道路、轨道交通、地下综合体等地段;城市高密度开发区域,以及管线需求较大的区域;道路宽度难以单独敷设多种管线的路段,这三类区域,管廊建设将重点规划. 因为地铁建设移植古树的新闻,前两年曾引起南京市民的强烈关注,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涉及古树文物的同样需谨慎.记者注意到,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管廊建设需穿(跨)越或者利用城市道路及公路、人防设施、河道及堤防设施,或者涉及消防安全、树木、文物古迹遗存等保护的,应当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此外,在规划建设上,管廊应当按照管廊专项规划推进,与当年年度城市道路的建设计划相协调,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各管线单位应当结合当年年度道路建设计划配合道路内管廊的建设,同步入廊,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道路的重复开挖给市民生活带来的不便.同时,电力、通信等管(杆)线下地入廊工程应当与施工同步,施工现场及废弃线缆应当及时清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此外,记者了解到,南京市管廊信息资源还将统一纳入全市数字化管理平台,实行实时更新,资源共享.管线中心按照规定向社会公众提供管廊及内部管线信息查询和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