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工集团“后世博”“走出去”取得一系列新突破:实施“全国化”战略,优化重点区域市场布局,着力深耕十城、拓展百城,打造“融入当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国内市场体制机制升级版;在海外以区域经营为基础,实施援外工程与国际承包、投融资并举的发展模式,先后在25个国家和地区承建项目……上海建工集团保持多年来的持续稳健发展,得益于集团党委注重党对人才的服务和引领,围绕“三个聚焦”,着力推进人才高地建设。 聚焦重点工程建设,加强优秀人才培养。集团每年承担重点工程实事项目占到全市的50%以上。集团党委坚持把重点工程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立足“建一流工程、塑一流精品、育一流人才”的主旨,通过设立见习制、导师制、助理制和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方式,给优秀青年搭设施展才能的舞台,先后输送万余名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上一线、进项目,实施组合式的培养,让他们参与施工组织协调和项目管理工作,在工程建设实践中使一批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充实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在集团管理的350余名在职领导干部中,有重大工程项目经历的占到60%以上。 聚焦产业链拓展,加强领军人才选拔。根据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要求,集团党委围绕拓展“三个市场”、推动产业链发展等一系列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目标,积极优化人才资源配置,通过民主推荐、竞聘答辩等方式,择优选好用好企业各级经营管理者。近年来,结合集团所属施工企业的集团化改制,先后对11家单位正职领导进行交流;为加快推动基层企业的转型升级,先后将集团总部职能部门8名负责人,充实到各子集团担任主要经营者。为进一步推动产业联动,集团党委还加大干部交流工作力度,有多名优秀干部通过跨行业、跨专业的交流,担当起企业领军人才的重任,有效促进了建筑施工、设计咨询、建材、房产开发及基础设施投资等“五大事业群”的联动发展。 聚焦“全国化”战略,加强属地化人才开发。近年来,上海建工集团加快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战略转变,本市、国内、海外市场区域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国内市场新签合同额占到三分之一左右。长三角、珠三角和东北、京津、成渝、中原等地区均有一批成熟的市场,其中天津、大连、南京、南昌、杭州、广州等十大城市的在建工程合同总造价突破900亿元。为了加快实施“全国化”战略,集团党委积极动员和鼓励优秀人才志在四方,一批在开拓外埠市场取得良好业绩的“领头羊”,相继被选拔到企业或条线等主要领导岗位。不少基层党委也积极选派青年骨干和后备干部到外地市场挑担子,强调要优先选拔有外地项目经历、并取得群众公认的优秀青年干部。去年以来,集团大力推进属地经营,探索推进在国内重点城市设立属地化公司,明确要从组织架构、人员归属、资源保障等方面实现真正落地。集团党委配套成立课题组,就属地化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专题调研,先后走访广州、珠海、西安、成都、重庆等地,听取各个区域公司的意见建议,并就加强属地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十城百人计划”等,下发指导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