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经济成长趋缓、工资上涨,市场趋近于饱和状态,看准了印度液晶电视市场成长性与面板市场需求,鸿海近期积极前往印度投资布局,而日本索尼携手鸿海富士康,在印度制造液晶电视产品。市场传出群创将携手鸿海,在印度合资8.6代面板进行评估与规划。 随着鸿海布局印度脚步马不停蹄,印度媒体The Economic Times引述索尼印度主管Kenichiro Hibi谈话报导,富士康印度子公司位于Sriperumbudur的工厂,已开始制造生产索尼2款43吋液晶电视模块,首批出货将在当地时间4日启动,液晶电视产品线,将逐步扩及22吋到43吋系列。 郭董亲赴印度考察中 鸿海随着Sony电视订单加入,让鸿海在印度战线由手机延伸至电视。对于在印度量产Sony电视,鸿海发言系统表示不评论。而据外电报导,鸿海董事长郭台铭正在印度新德里考察,料将公布集团在当地的相关投资策略。 事实上,群创原计划只在印度投资后段模块厂,由生产技术中心副总经理丁景隆负责,但随着鸿海对面板需求迫切性增加,在印度兴建前段厂的需求也跟着上升;据了解,先前群创总经理王志超曾前往拜会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就投资计划可行性进行评估与了解。 而以1座月投片量6万片的8.6代生产线计算,整体投资额需要800~900亿元,即使出一半的钱,对群创而言也是不小的负担,尤其是近年大量减轻负债,但就往后的市场潜力与需求来看,群创是否会咬牙投资,仍有待观察。 8.6代线可切至百寸 由于鸿海积极加码印度的投资,对于投资印度的看法,群创董事长段行建先前指出,由于印度人口已经和中国相当,手机与液晶电视市场相当庞大,但单单是面板厂过去,客户端与整个供应链以及人才等各方面,得有诸多考虑。 不过,现在有鸿海前去投资,群创也乐意一同与鸿海进入印度,很多鸿海相关投资会议,群创也有参与,鸿海不可能只有去1个点投资,还是要进行多方了解。 群创自创8.6代线最大可到100吋,除23.6吋、32吋与55吋产品外,生产策略规划以5吋一跳,从40吋可以一路切到100吋,新厂也规划生产50吋与58吋,因此台湾与印度都选8.6代为生产考虑。 印度市场看1500万台 对于前往印度投资设置前段厂的看法,IHSDisplaySearch资深总监谢勤益表示,印度在半导体人才设备及整个供应链等仍不足,若前往投资设厂势必得靠外部支持,但由于东南亚、南亚、印度市场成长很快,就商业与投资等战略与关税等考虑,势必前往布局与卡位。 谢勤益指出,今年印度液晶电视市场上看1500万台,32吋以下占6成,40吋左右占4成;且印度市场基期低,成长性高,但印度有10~15%的人口位于贫穷线以下,市场规模买气不如中国,不过可就近供应东南亚与南亚市场所需。 鸿海在印度市场的投资概况,近来动作最频繁。 ●2005年5月:鸿海买下惠普印度厂 ●2006年3月:投资1.1亿美元在印度清奈市设科技园区 ●2014年12月24日:富智康印度清奈厂宣布停工停产,爆发劳资纠纷 ●2015年2月10日:富智康印度清奈厂关厂结束营运 ●2015年4月:印度媒体报导,富智康将重返印度,设2座智能型手机组装代工厂 ●2015年6月: 1、鸿海与阿里巴巴携手入股印度当地最大电商Snapdeal 2、鸿海与软银合作在印度发生再生能源事业,以太阳能为主 3、郭台铭亲自在股东会上宣布将在印度有重大投资动作 ●2015年7月:郭台铭表示将于2020年设置10~12座工厂,创100万个就业机会 ●2015年8月:传SONY携手鸿海,在印度制造液晶电视系列产品 ●2015年8月2日:郭台铭表示愿意向印度高科技领域投资逾20亿美元,寻求长达10年的长期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