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乐视、小米之后,互联网电视成为了下一片红海。 2015年7月,暴风科技、日日顺、奥飞动漫、三诺数码影音四家公司合资成立暴风TV,推出TV Kit系列电视硬件产品,搅动互联网电视产业。 2016年3月,暴风TV又将40寸电视定价在2000元以下。价格战之下是暴风抢占市场的决心。而在如今IP当道的时代,无论是视频网站还是硬件平台,都秉持“内容为王”的原则。对于内容,暴风也做了进一步的布局,构建起超体三生态。 据了解,超体三生态包括计算机平台、内容以及IP娱乐生态。利用合资公司的优势并引入爱奇艺等合作伙伴建立一套“联邦制”的内容生态系统。 与平台共享内容 在如今IP当道的时代,无论是视频网站还是硬件平台,只要能够得到优质内容就能先一步抢占用户。 尽管制作商、投资商、分发商、运营服务商都在抢版权、IP,但事实上用户要的不是版权,用户要的是观影权。用现在比较时髦的说法叫'共享经济’,用使用权代替版权是暴风TV内容生态的逻辑。 在内容上,暴风TV建立自有与分发的模式,通过统一账号、服务来整合股东奥飞动漫等自主生产的内容产品,以及爱奇艺、PPS等视频平台的产品。 目前,暴风TV的内容来自三方,一是自有,比如股东奥飞动漫内容;二是投资,通过投资、并购获得内容;三是内容供应,比如合作方爱奇艺的内容。 暴风TV首席执行官(CEO)刘耀平表示,对比自制视频的垂直生态来说,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保证内容的多样性。 “(这样)保证了三个结果。第一,内容每年的新增量,产生内容的覆盖率做到比竞争对手高几倍;第二,累计的库存量高出很多;第三,这个组织方式的边际成本最低,相比贡献最大,不是一定所有的东西自己干才是效率最高的。” “联姻式”的合作模式也规避了因为自制内容而带来的较高风险。“内容产业制作周期比较长,投资体量比较大,也是比较有风险的。而且每一个制作公司一年的产出都是非常非常有限的,相对于全中国乃至于全世界的内容产出量来说,占有率一般都只有几个点,非常低的。” 同时,在IP娱乐生态平台中,围绕一个比较好的IP开发周边产品。这个生态平台主要依赖暴风TV投资方之一奥飞旗下所拥有IP产品。 奥飞拥有《十万个冷笑话》等知名IP,同时投资了《荒野猎人》、《美人鱼》等知名度较高的电影,刘耀平表示,这些资源将来都会在暴风终端上提供。“我们会在暴风TV平台上围绕一个IP来消费周边这所有的东西,影视作品、教育、寓教于乐的游戏和IP+智能产品(智能玩具、机器人等),就形成了IP娱乐体系。”刘耀平说道。 线上线下联动 对于硬件产品来说,能够直面消费者的线下渠道更有利于建立产品口碑。 目前,暴风TV采用线上线下渠道联动,线上渠道主要依赖京东。“天猫渠道现在也在准备中。”暴风TV公关对记者表示。而线下渠道则主要依靠合资方日日顺的93个网点进行铺展。 自有销售渠道降低了产品在线下销售的成本,做到无论是线上线下都能统一售价。采用共享用户流量,即暴风TV支付给落地的地方销售佣金,共同开发市场。 “我在后端提供了产品,拥有互联网服务时它会产生消费,无论是里面的消费还是未来可持续的消费,还是产生流量的广告价值,我会跟这些小的品牌主一起来分账。”刘耀平说道。 刘耀平告诉记者,未来线下渠道还会基于虚拟现实实现交互,通过虚拟计算平台展现用户体验产品和交互产品,在线下建实体体验店,由线上来完成交互和订单的支撑体系。 依赖生态平台和线上线下渠道,暴风TV迅速发展用户。截至2016年3月,暴风TV推出市场八个月,已经获得20万用户,其中付费用户达到5万人。根据25元/月的会员费计算,依靠会费一年营收可达1500万元。为了吸引视频平台,这部分的营收会与合作的平台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成。 在2015年的发布会上,刘耀平就称暴风TV销售量将会超小米电视。在专访现场,其再次向记者强调,2016年的销量将超过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