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Malcolm Turnbull)5月8日宣布解散国会两院,并将于7月2日举行全国大选。 特恩布尔在当天的记者会上宣布,他已经得到了总督彼得·科斯格罗夫(Peter Cosgrove)的首肯,解散议会众参两院,举行联邦议会选举。 一场势均力敌的苦战 这是澳大利亚自1987年以来,首次因为国会双重解散而诱发的大选,而澳大利亚也正式进入了长达8周的选战期,150个众议院席位和76个参议院席位都将开放竞争。 据了解,为期8周的竞选活动主题,将围绕着减税和哪一个政党能够在矿业投资蓬勃期结束后而展开,更好地领导澳大利亚经济取得发展。 据澳联社报道,就澳大利亚全国而言,经济议题是重中之重,其他重要的议题还包括预算修复、税务改革和学校拨款等等。 周末公布的多份民调结果均显示,7月2日的大选对两党来说将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苦战。最近的Newspoll民调显示,工党以51%的支持率略微领先于联盟党的49%。而在选民属意的总理人选方面,特恩布尔自去年9月取代阿博特(Tony Abbott)出任总理后,一直领先于工党领袖肖盾(Bill Shorten)。不过近几个月以来,选民由于对特恩布尔及其政府缺乏方向感到忧虑,特恩布尔和自由党的支持率都有所下跌。 “澳大利亚人面对两种不同的选择——是要在现有轨道上维持我们对经济成长与就业的承诺,还是回到工党怀抱中,接受其高税、高开支、债务和赤字议程。”特恩布尔说。 具体政策可能会调整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凤英认为,这次大选对澳大利亚的影响不会很大,其政权更迭或者提前选举都是一个常态,对外开放、货币政策等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但是对它的地产有一定的影响,因为新的一届政府上台,肯定会有一些改变,但是大体不太会变,也就是总体方向不会变,具体政策可能会调整。”陈凤英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尤其是中澳两国关系,大的框架已经定了,就是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整体已经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就是中国需要澳大利亚的资源,澳大利亚需要中国的市场与投资。 在她看来,现在是澳大利亚经济转型当中的社会政治困难期,而澳大利亚作为发达国家,困难期的调整比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要稳定得多。 此外,澳大利亚财长莫里森(Scott Morrison)于5月3日公布了2016-17财年联邦财政预算案,引起各方的热烈关注和讨论。据了解,除了总理和财长本人外,这份财案让其他议员不怎么满意。 反对党领袖肖盾表示,这个财案真正受益的是百万富翁,而不是穷苦人士;是高收入人群而不是普通家庭。除了肖盾外,包括自由党在内的部分议员也纷纷表现出了不满,这加深了对新政府上台后是否会重新制定财案的疑惑。 “变化不会太大,但修改是有可能的。新政府有可能不接受某个方面(的政策),因为它们背后都有利益集团的,不仅仅是一个政党,是要为利益集团服务的。所以修改是有可能的,但是并不会做大的推倒重建,而且这也是他们的法律所不容许的。” 陈凤英说。 利率或降至1%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财长莫里森5月5日表示,澳大利亚联储(RBA)副行长洛威(Philip Lowe)将从9月18日起接替史蒂文斯(Glenn Stevens)出任澳联储行长,任期七年。而摩根大通在5月6日的报告中称,Philip Lowe在考虑把现金利率降至他之前认为好处并不明确的水平之前,可能仅有数个月时间来适应澳联储行长这个职位。 摩根大通更指出,根据利率互换交易显示,交易员预测现任行长史蒂文斯在9月17日任期届满前把基准利率降至1.5%的几率约为70%。洛威或许不得不把利率降至1%或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