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掀起党员干部争做合格共产党员的行动高潮,7月9日,中铁建设集团物资公司党委组织54名党员参观了红色教育基地——红旗渠。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河南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20世纪60年代,自然环境极其恶劣,不仅缺少机械设备和技术水平,三年自然灾害也给林县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困难,缺衣少粮十分艰苦。就是在这样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林县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太行山脉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一锤一钎,坚持苦干十年,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建成了盘绕林滤山长达1500公里的引水灌溉工程。此工程被中外游人誉为“人工天河”、“当代万里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
党员们首先来到红旗渠纪念馆,通过观看影像、图片、实物等了解了红旗渠建造的全过程,深刻体会到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时面临的艰苦环境。党员们一致认为纪念馆中“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16字的红旗渠精神总结,不仅是艰苦年代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真实写照,更是当代党员需要补充吸收的“精神之钙”。
走出纪念馆,党员们来到了红旗渠总干渠上的咽喉工程,也是总干渠最长的隧洞——青年洞。此隧洞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穿过,由数百名青年组成的突击队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而建成。为纪念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当听到讲解员讲述青年们“崖当房,石当床”的艰苦条件时,党员们不时发出阵阵感叹。
党员们纷纷表示,此次红旗渠之行收益匪浅,将在日后工作中汲取红旗渠精神营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争做一名“四讲四有”合格党员,不忘昔日的苦难辉煌,不愧当下的使命担当,为物资公司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中铁建设集团物资公司 刘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