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煤炭业去产能工作不能光靠“砸钱”

发表日期:2016-07-27 08:46:32 兰格钢铁

国家发改委给今年煤炭业去产能设定的总量指标是2.8亿吨,涉及到需要安置的员工是70万人,与钢铁去产能的指标对照来看,煤炭去产能的压力或许更大。 在煤炭去产能、处置煤炭“僵尸企业”的问题上,最关键的是要解决“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 未来三年至五年,全国要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还有减量重组5亿吨,这里面大概有一半以上也是要 去掉的产能,这样核算下来,至少要影响到130多万国企职工的工作问题。对于央企、国企来说,则必须充分考虑到“僵尸企业”的债务、债权、人员安置以及欠 缴社保,由此对中央和地方财政带来的压力也很大。 从来自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信息看,从中央财政准备的1000亿元用于转岗安置的专项资金,到国资委所需的300亿-500亿元的职工安置费用,绝大部分都会用在国有煤炭企业职工的转岗分流上,这方面,预计下一步地方政府承受的财政负担压力会更大。 现在除了央企中的“僵尸企业”是由国资委负责处置之外,对各地“僵尸企业”的摸底排查工作,基本都是由地方政府来推动完成。这种自行认定方式虽然有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但又很容易被地方政府的自身利益、短期目标所左右,最后造成去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的延迟。 从目前来看,一些地方政府对“僵尸企业”的摸底和清查,并不严格,对“僵尸企业”的定位标准也不一致,普遍存在“等一等、熬一熬”的畏难情绪。 现在一些大型煤炭国企的负债问题 极为严重,像山西焦煤集团、同煤集团、阳煤集团、潞安集团、晋城煤业集团、晋能集团、山煤集团等七大煤炭国企,2015年负债已经高达1.1万亿元,相当 于山西省一年的GDP,这让业内普遍对山西煤企的偿债能力产生怀疑。 更严峻的是,有些负债沉重的煤炭“僵尸企业”出现了违约现象。 前述接近国家发改委的专家还表示,在处置“僵尸国企”中,还要面对很多国企的社会性政策负担问 题,比如,现在一些国企办理的医院等社会职能还没有完全分离。仅仅是央企方面,截至2014年底,还有医院、学校等办社会职能机构7000多个,离退休人 员530多万人、困难职工100多万人,由此造成国家每年给这些机构的费用补贴就高达数百亿元。 然而面对经济由过去长期“超级繁荣”转向常态所暴露的存量 风险,必须承认这是已发生的损失,必须有人买单。如果迟迟不买单,不处理“僵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不可能得到解决。不抓紧解决现在钢铁、 煤炭去产能中暴露的债权债务复杂关系中的资金缺口,仅靠安排1000亿元资金安置人员,“去产能”问题根本落不了地。

相关阅读
财政部:国有煤炭企业上半年首次实现由亏转盈[08:44]
发改委:坚决防止煤炭消费减量工作前松后紧现象[08:45]
煤炭业去产能工作不能光靠“砸钱”[08:46]
神华上半年实现煤炭销量和售电量同比增长[07-26]
辽宁省全年拟退出煤炭过剩产能1327万吨[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