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通州核心区将实现“0.9公里充电圈”

发表日期:2016-08-03 14:50:38 兰格钢铁

通州升级为城市副中心之后,计划新建36座电站来改善现有电网的重负,首座电站已经正式开工。随着电网的不断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将进一步提速,为通州打造“全境2公里充电圈”、“核心区域0.9公里充电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通州计划建设10369台充电桩,实现“0.9公里充电圈”,完善充电布局 在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建设方面,“十三五“期间,通州地区计划建设90座充电站、10369台充电桩,全面打造“一网-三线-多区域”(一张充电网,京哈、京津、京通-通燕三条高速沿线,多个功能区和乡镇中心区)的充电设施布局结构,通州全境实现“2公里充电圈”。其中,城市副中心重点区域及各乡镇中心实现“0.9公里充电圈”,全区主要路网景观沿线均匀布局,11个乡镇中心城镇合理布局。重点规划在行政办公区机关单位停车场、停车楼,副中心各大型商场、超市、广场,各乡镇政府机关、主要市政道路、旅游景点建设充电设施。 2、通州未来规划新建36座电站,首座电站正式开工 7月29日,北京城市副中心首座配套变电站——220千伏运河变电站在通州温榆河畔开工建设。这项工程的启动建设,标志着北京城市副中心配套电网建设全面提速,对于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保障城市副中心整体建设按期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7月22日,国家电网公司与北京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就打造国际一流城市电网,全面服务首都战略定位达成共识。根据协议内容,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将按照“千年之都”标准,为保障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电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十三五’期间,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1座500千伏变电站、8座220千伏变电站、27座110千伏变电站,形成由现状500千伏通州变电站和规划新建500千伏通北变电站构成的'一南一北、双电源支撑’的供电格局,推进行政办公区、文化旅游区等重点区域配套电网建设。”国网北京电力发展部副主任陈斌发介绍说。“220千伏运河变电站,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配套电网项目中首个开工建设的变电站。它的开工是国网北京电力落实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进城市副中心电网建设的重要举措。” 3、建设完成后将达到通州用电将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记者在220千伏运河变电站施工现场看到,国网北京电力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变电站深基坑围护桩桩基支护、钢筋加工等作业,这是整个变电站施工的第一步。工作人员为了确保整体工期,增加了打桩机等设备数量,并在关键施工节点上加大人员投入。为了有效防止施工工地在雨季发生内涝现象,工作人员加强了对施工电源的管理和深基坑的维护,增配抽水机、防汛沙袋等防汛设备和物资,进一步降低雷雨大风等极端恶劣天气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确保工程施工进度。 “根据北京城市副中心空间布局规划,220千伏运河变电站位于副中心区域内,共安装2台180兆伏安变压器。由于用地紧张,该站设计为全地下变电站。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低碳环保’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化’的设计理念,采用智能低损耗设备、小型化气体设备、低噪声风机、环保渗水砖等新材料和新技术,能够实现远程监控无人值守,是一座新型智能绿色变电站。”国网北京电力建设部副主任魏宽民说。 “目前,整个通州地区用电负荷增长非常快,预计2018年用电负荷将比2016年增长近1倍。220千伏运河变电站的建设,将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陈斌发说。 此外,该220千伏变电站投运后,将为后续建设的多座110千伏变电站提供电源,成为连接上、下级变电站的重要枢纽站。后续还将形成通州地区220千伏环网接线,有力提高城市副中心供电可靠性。 “到2020年,北京城市副中心供电可靠性将达到99.999%,年户均停电时间低于5分钟。其中副中心核心区供电可靠性达到99.9999%,年户均停电时间低于30秒,达到国际一流水平。”陈斌发介绍说。 据了解,北京城市副中心“电能替代”工作也在有序推进。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通州地区349个村、3个街道,13.3万户的“煤改电”工程,实现通州区“煤改电”全覆盖。其中,2016年通州地区将实施138个村,4.6万户的“煤改电”工作。

相关阅读
京杭大运河京津冀段五年内正式通航 包括通州、香河、武清段[14:44]
通州核心区将实现“0.9公里充电圈”[14:50]
通州正在稳步成长为名副其实的“新北京”[14:40]
通州智慧城市功能将“上天入地”[08-01]
北京通州将建海绵城市示范区 70%雨水就地消纳[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