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7日晚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二警告称,若不能尽快推动通胀率上升,富裕国家会面临丢失大量就业机会的风险,这一看法进一步巩固了IMF有关主要央行应采取更激进做法并展开全球协作的长期论断。 IMF在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警告,市场对主要央行抵挡持续通缩压力的信心可能正在减退。 IMF表示,若发达经济体面临需求骤降,如中国经济大幅减速,在低利率环境下提高产出的空间有限可能会导致这些经济体容易出现失业率大幅上升的情况。 IMF称,投资者越来越怀疑货币政策制定者是否有能力实现通胀目标。他们的证据是,中期通胀预期对油价走势等意外通胀因素变得更敏感。 IMF表示,全球前景恶化和大宗商品价格走软已成为低通胀的主要推手,在某些情况下,也成为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 IMF说,一系列工业领域的显著产能过剩正加剧上述问题,中国的过剩产能值得关注。 IMF警告称,若中期通胀预期显著下滑,则可能出现一个通缩循环。在这种循环中疲弱需求和通缩会相互加强,而经济则可能最终陷入通缩陷阱,即出现持续通缩,阻止实际利率降至与充分就业相符的水平。 IMF指出,即便通缩可避免,通胀持续下行至极低水平也可能对经济产生长期的损害,尤其是在利率已经如此之低的情况下。由于利率没有进一步下行的空间,经济就距离陷入通缩不远了,再加上薪资增长停滞,需求下滑更有可能会导致就业机会大量流失。 这就是为什么IMF一直劝阻美国暂时不要再次加息,并鼓励欧洲以更大力度投放低成本资金从而刺激地区经济,以及敦促日本重组经济。世界最大的几个经济体基本上忽略了IMF此前发出的采取联合行动的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