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间统计局公布5月份宏观数据,主要经济数据几乎全线回落,投资、消费、生产几大要素指标均低于市场预期,早前公布的信贷数据也不甚理想,严监管背景下社会融资总量几近腰斩,对经济构成一定压力。防风险主线下,基础建设承压向下,拖累固定资产整体继续下滑。本月房地产投资反而一枝独秀,开工、销售等数据集体好转,整体维稳的态势修复市场情绪。贸易数据整体好于预期,但受贸易保护主义和关税壁垒影响,钢材出口回落趋势已定。关于钢需,维持之前的预测不变,未来需求增量空间有限。
5月份经济数据一览 | |||||
1-5月同比增速 | 1-4月同比增速 | 趋势 | |||
需求 | 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 | 6.1% | 7.0% | 回落0.9个百分点 |
制造业投资 | 5.2% | 4.8% | 加快0.4个百分点 | ||
房地产 | 房地产投资 | 10.2% | 10.3% | 回落0.1个百分点 | |
销售面积 | 2.9% | 1.3% | 提高1.6个百分点 | ||
销售金额 | 11.8% | 9.0% | 提高2.8个百分点 | ||
新开工面积 | 10.8% | 7.3% | 提高3.5个百分点 | ||
土地购置面积 | 2.1% | -2.1% | 由负转正 | ||
基建 | 基建投资 | 9.4% | 12.4% | 回落3.0个百分点 | |
5月同比增速 | 4月同比增速 | 趋势 | |||
工业 | 工业增加值 | 6.8% | 7.0% | 回落0.2个百分点 |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6.6% | 9.7% | 回落3.1个百分点 |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9.6% | 13.2% | 回落3.6个百分点 | ||
汽车产量 | 9.5% | 10.8% | 由负转正 | ||
水泥产量 | 1.9% | 3.2% | 回升2.6个百分点 |
基建承压拖累固定资产投资
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始终处于回落态势。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16043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比1-4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本月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回落主要是基础设施投资拖累所致。
防风险主线下基建承压明显。前5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9.4%,增速比1-4月份回落3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3.9%,增速回落1.9个百分点;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8.6%,增速回落2.2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4.8%,增速回落3.4个百分点;铁路运输业投资下降11.4%,降幅扩大2.5个百分点。
三大攻坚战当中要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包括对不合规、不合法项目要进行规范和清理,要求地方融资行为、举债行为更加规范。债务风险防范下地方政府投融资受到严格约束,部分地区大量市政类基建项目停建或缓建还将惯性拖累后续基建增速,预计未来基础设施投资还是有一定压力。
房地产回暖 一枝独秀
5月份房地产投资虽略有回落,但“维稳”的态势符合市场预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142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2%,增速比1-4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
从投资端看,1-5月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长2.1%,转负为正;新开工面积累计增速为10.8%,较上月提高3.5个百分点;竣工面积降幅收窄,增速为-10.1%,资金到位情况也呈现上升态势。销售端也有好转,5月销售面积同比增长8%,增速由负转正,销售额同比从4月的5.8%提升到20.6%,说明销售加速回暖。今年以来各地各出奇招的“抢人大战”,推动多地楼市升温,房地产的维稳可以有效修复市场悲观预期。
制造业表现坚挺
在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下滑3个月的大背景下,制造业投资却连续两个月出现了企稳回升的好势头。1-5月制造业投资增长5.2%,增速提高0.4个百分点。从预期来看,制造业PMI长期保持在警戒线之上,特别是5月份制造业PMI为51.9,比上月提高了0.5个百分, 点。预计制造业投资短期内还是可以延续企稳回升的态势。
制造业投资中,与用钢相关的金属制品、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等分别增长9.9%、2.1%、10.3%和7.4%。产品产量也继续回升,5月份,汽车产量同比增长9.5%,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增长6.1%,集成电路增长17.2%,工业机器人增长35.1%。
进出口双双好于预期
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继续扩大,一般贸易进出口6.84万亿元,增长12.7%,占我外贸总值的58.8%,比去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48万亿元,增长10.7%;进口3.36万亿元,增长14.9%。对欧盟、美国、东盟和日本等主要市场进出口均增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1.1%,高于整体水平。
不过受贸易保护主义和关税壁垒影响,2018年钢材出口回落趋势已定。1-5月钢材出口2849万吨,同比减少16.3%。
钢铁供给有望收缩 需求增量空间有限
供给方面,5月份粗钢日均产量261.7万吨,再创历史新高,与上月的判断相符。粗钢产量的持续飙升,难以单纯的只用表外数据转向表内这个牵强的理由来解释了。采暖季结束后的加快生产,丰厚利润的催动,需求的支撑以及钢材库存的持续下降,包括即将面临的新一轮环保督察前的提前生产,多种因素导致钢铁企业的产能释放热情。而另一方面,这些也催生了不合规产能的“死灰复燃”。5月底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多省,开展钢铁行业专项排查“回头看”工作,新一轮环保风暴席卷钢市,预计将对供给侧的释放形成一定程度的抑制。
需求方面,考虑到今日公布的主要经济数据几乎全线回落,投资、消费、生产几大要素指标均低于市场预期,早前公布的信贷数据也不甚理想,严监管背景下社会融资总量几近腰斩,对经济构成一定压力。防风险主线下,基础建设承压向下,拖累固定资产整体继续下滑。本月房地产投资一枝独秀,开工、销售等数据集体好转,整体维稳的态势修复市场情绪。贸易数据整体好于预期,但受贸易保护主义和关税壁垒影响,钢材出口回落趋势已定。关于钢需,维持之前的预测不变,未来需求增量空间有限。(兰格钢铁研究中心徐莉颖,转载请注明出处)